衛生署公布最新十大死因排行榜,惡性腫瘤連續卅一年蟬聯「首惡」,從這些年的趨勢看,口腔癌和乳癌分別是威脅國內男、女性最大的癌症,平均死亡年齡都未超過六十歲,男性會因罹患口腔癌而縮短性命十六點七歲,女性也會因乳癌少活十六點二歲。 台大醫學院牙科名譽教授韓良俊指出,國際癌症研究總署(IARC)早已證實,「檳榔屬第一類致癌物」,即使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導致口腔癌。從歷年來的研究發現,有嚼食檳榔習慣者罹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廿八倍,比起吸菸、喝酒所增加罹癌的風險十八倍、十倍都要高,如果是菸、酒、檳榔三者皆具,罹癌風險更高達一百廿三倍。 韓良俊表示,由於不少人經常菸酒不離身,加上嗜嚼檳榔的習慣,台灣是全球華人男性口腔癌罹患最高的地區,也是國內廿五到四十四歲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。近十年來,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兩倍,每年約有五千四百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,其中有兩千三百人死亡。 雖然近年來民眾對檳榔危害健康的認知提高,韓良俊說,國人檳榔嚼食率已由民國九十六年的一成七,到一百年已降到一成二,但因檳榔的危害是日積月累的,因此唯有及早戒除檳榔、加強篩檢及自我檢查,才能使檳榔族遠離罹癌的健康威脅。 至於乳癌,則是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。台大醫院乳房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,相較於歐美國家,台灣乳癌病人發病的年齡,比歐美要早十年,並以四十五到六十四歲為高峰,每年新增七至八千名病例。不過,他強調,乳癌其實有不錯的篩檢工具,包括乳房X光攝影、乳房超音波檢查,可及早發現乳癌,特別是乳癌高危險群如提早來經、晚停經、及未生育、肥胖的婦女,應定期接受檢查。
Power By udn.com |
相關新聞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