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新樓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楊榮武自創口腔喙狀突切除術,可讓口腔癌患者在手術後的張口度大幅提高,不僅可順利進食、也有助後續追蹤。 楊榮武說,口腔癌患者在手術後加上電療,常有組織沾黏情況,很多患者無法再張口,一般的張口度只有0.5公分,經過新手術方法,張口度最少能達到2公分以上,超過3公分的占5成。 他表示,口腔癌患者中大約有6到7成的腫瘤都是在頰黏膜或牙齦處,其他則在舌部,前者在手術切除後,多數都會影響到口腔的開合。一般頰黏膜或牙齦腫瘤開刀,都是在下顎骨處做凹狀切除,如果能再多切除一處喙狀突,並將周圍的咬肌、顳肌及內翼肌切開,手術只多半小時,但患者的張口度改善許多。 37歲的楊榮武是緬甸華僑,靠著苦讀考上醫學院,當醫師之餘最愛研讀古文。他不僅研發新的手術方法,對口腔癌治療更是注意細節,像一般醫師取患者的組織都是整塊取下,但是他卻依照組織不同的變化,分別取組職,他表示雖然麻煩一點,但組織送病理檢驗,對患者後續的電療劑量制定很有幫助,不會有該多的地方卻做不夠的情況,避免再復發。 資料來源: http://udn.com/NEWS/HEALTH/HEA1/8296863.shtml |
相關新聞 >